首页 > 工作动态 > 科技动态

华北桂西初步圈定25处铝土矿找矿靶区

发布时间:2023-09-21

  本报讯 (记者 刘斐  通讯员  李志丹 陈印)近日,在广西北海市召开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重点专项“锰矿和铝土矿形成过程及找矿模型”项目野外地质研讨会透露,该项目在华北和桂西地区初步圈定25处铝土矿找矿靶区,为铝土矿区块优选和资源增储提供基础资料。 

  该项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华北科技创新中心)牵头,联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等9家国内锰矿和铝土矿领域优势单位共同实施,围绕制约锰矿和铝土矿找矿突破的关键科学问题、技术难题,聚焦桂西、华北、西昆仑、黔北—南等重点成矿区带,开展成矿规律与富集机制研究、隐伏矿探测预测技术研发、重点成矿区带找矿预测与勘查示范。 

  据悉,项目自202212月启动以来,组织开展“全国铝锰矿找矿重大地质问题与工作部署大讨论”,提出了全国找矿突破工作部署思路;编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全国铝土矿资源基地一图一表》,明确了“十四五”“十五五”期间铝土矿找矿目标;编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全国铝土矿工作部署方案》和《铝土矿重点调查区战略性矿产调查评价工程可行性报告》,引领全国铝土矿地质调查工作。 

  研讨会上,各课题和专题负责人汇报了项目最新工作进展及下一步工作计划。该项目实施以来,通过资料综合分析和野外矿点检查,在山西断隆成矿区、华北陆块南缘成矿区、桂西成矿区分别初步圈定找矿靶区10处、6处、9处,为铝土矿区优选和资源增储提供基础资料;在山西省灵石县实施区块优选工作,有望提交一处潜在矿产资源达大型规模的矿产地,带动灵石、孝义地区铝土矿勘查,预期可新增资源量1亿吨。此外,该项目阐明了喀斯特型铝土矿短期大规模富集与火山活动的成因联系,综合分析认为大规模火山活动是我国古岩溶表面上铝土矿化短期大规模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该项目初步收集380条全球锰矿床数据,初步搭建了涵盖矿产地基本情况、矿区地质情况、矿体特征的锰矿数据库框架。 

  下一步,该项目将继续围绕锰铝找矿理论和找矿技术开展联合攻关。一是围绕典型赋锰铝盆地,阐释多期大规模铝成矿与重大地质事件的耦合关系,揭示铝大规模富集的动力学机制;二是通过剖析重点成矿区带典型锰铝矿床,开展高精度层序地层与沉积相分析、矿田构造解析、矿物微区观测、B-C-O-S(硼---硫)及Fe-Mo-Hg-Ca-Zn(铁----锌)等多重同位素示踪和全球对比研究,揭示铝物质来源,刻画铝矿床后期保存与改造过程,并建立不同类型的碳酸盐岩型锰矿和喀斯特型铝土矿成矿模式,阐明锰铝大规模富集机制;三是针对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隐伏铝矿体,优化地质、物化探及探矿工程等方法手段组合,创新完善勘查技术方法体系,建立找矿模型;四是根据现有工作基础,选择部分远景区开展找矿预测,选择部分矿集区开展三维找矿预测,攻深找盲、探边摸底,实现找矿新突破,并且优选找矿靶区实施勘查示范,协同推进重点成矿区带锰矿、铝土矿勘查,带动新增资源储量。 

  研讨会召开当天,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二七四地质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共建的桂西铝土矿产学研基地在广西二七四地质队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