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概况

任军平-中国地质调查局优秀地质人才

 

  任军平,男,1980年4月,硕士研究生,正高级工程师,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华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南部非洲地质调查合作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南部非洲矿业研究所)副主任(副所长)(主持工作)。 

  专业方向:地质矿产 

  解决资源环境问题或基础地质问题情况: 

  一是深入分析海量地物化遥资料,全面掌握南部非洲大地构造单元划分、成矿地质背景、成矿规律及找矿潜力,首次对金、铜等24处代表性矿床特征进行了系统总结,主持编制各类报告20余份。二是首次开展赞比亚东北部航空物探及区域地质地球化学调查,获得大量一手地物化资料,系统掌握班韦乌卢地块的构造演化及区域成矿规律,成果获得赞比亚矿业部及赞比亚地调局等部门的高度评价。三是首次开展中部非洲铜钴储量调查和潜力评价工作,认为研究区探明铜资源量1.9亿吨,钴资源量1252万吨,分居全球第三位和第一位。潜在铜、钴资源量分别为2.9亿吨和1992万吨,成矿潜力巨大。 

  实现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情况: 

  一是担任中国地质调查局“南部非洲国际合作地质调查”工程首席专家,主持编写的5份专报和2份矿业内参获得局领导重要批示和充分肯定。二是作为项目副负责人成功协助执行商务部援赞比亚两期地质调查项目,与赞比亚等中资企业深入交流,提出了相关勘探或开发建议。三是通过实施商务部《2016年发展中国家地球化学填图与环境地球化学调查技术培训班》项目,与来自赞比亚等19个国家59名官员(学员)建立了联系,有效推动“中国—非洲地学合作中心”建设。四是协助多家中资企业获得境外矿权,服务企业显成效,有效实现成果转化,同时项目成果获得中国驻境外企事业单位的高度评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促进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情况: 

  一是南部非洲矿产资源调查与供应链安全评价等成果获得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十大进展2项。二是构建了与中国驻合作国大使馆经参处、合作国矿业部及地调部门、地方政府等多部门联合沟通机制,圆满完成项目各项任务。三是首次在赞比亚东北部姆波洛科索群沉积地层中发现古元古代凝灰岩,促进该地区前寒武纪年代地层单位的建立,重新厘定了班韦乌卢地块构造演化历史。四是首次利用中国彩虹3无人机承担境外航空物探调查工作,不仅促进中国的航空物探技术标准走向国际化,而且获得一批高精度航磁航放数据。2019年荣获赞比亚矿业部颁发的“中地学合作突出贡献奖”。 

  促进人才成长和团队建设情况: 

  以中国地质调查局、商务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为依托,形成了一支45周岁以下,硕士、博士学历为主体的境外地质矿产、资源经济、投资环境等领域的调查研究团队,全力支撑了中国地质调查局沙特地球化学项目中标和实施。先后培养国际合作技术骨干30余人,含工程首席专家1人,项目(子项目)负责10余人,在读硕博研究生5人,具备承担二级项目能力的人员6人。本人获批中国地质调查局优秀地质人才,获天津市科技系统及局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天津市最美家庭及中心先进工作者等荣誉,中国地质科学院和中钢集团天津地质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培养资格。同时在《地质学报》等期刊组织出版非洲专辑4期,团队发表SCI、EI等论文100余篇。